
然而婚後不久,她便對我們家產生了不滿,嫌棄我們家窮,嫌棄我和丈夫沒文化,甚至對我這個婆婆也是冷言冷語,連「媽」都不願叫一聲。
最讓我傷心的是,她從未主動來過我家,哪怕過年過節,都是我和老頭子去她家看孫子,送年貨送錢。
她冷著臉,不願多說一句話。
我的大兒子性格老實,每次去都是唯唯諾諾,生怕惹她不高興。
習慣了這些年,我的心也漸漸冷了,反正還有小兒子,他每次回來都會帶著媳婦來看我,陪我聊天,給我買東西。
雖然我有時感到孤單,但還算是能夠過得去。
誰能想到,二十五年後,大兒媳竟主動上門,還喊我「媽」?
我望著她,心裡五味雜陳,只能搖頭:「受不起。
」
02
看著大兒媳站在院子里,我心情複雜。
二十五年來,她從未踏入過我家門,今天怎麼突然來了?
她穿著端莊,面帶微笑,手裡拿著兩盒點心,看起來很客氣。
可是,我的內心卻一片沉默。
「媽,我來看看您。
」她的聲音溫柔、客氣,彷彿我們之間從未有過隔閡。
我愣住了,二十五年來,第一次聽到她這麼說。
雖然理應高興,但這聲「媽」來得太晚了,遲到讓我感到寒冷。
見我沒說話,她臉上的笑容僵了一下,但很快恢復了,硬著頭皮把點心遞給我:「這是我特意買的,聽說您愛吃這家的點心。
」
我看著她,心裡忍不住冷笑。
她什麼時候關心過我喜歡吃什麼?
這些年,甚至連一句關心的話都沒有。
我沒接她的點心,她只好將其放到桌上。
然後走進屋裡,四下打量,似乎在回憶什麼。
片刻后,她嘆了口氣,說:「媽,建國讓我來看看您。
」
我冷冷地哼了一聲,果然是有事才上門。
「他讓你來?」我終於開口,語氣平淡。
她點了點頭,猶豫片刻,才低聲說道:「我們家孫子要結婚了,媳婦是城裡的,家裡講究多……她說婚禮之前,要讓家裡長輩正式見面,表示尊重。
」
我心裡一陣冷笑,果然是因為孫子結婚的事。
這些年,我雖然沒怎麼見到孫子,但逢年過節我都會給他包個紅包,而大兒媳從未讓孫子回我家,甚至幾乎不和我聯繫。
現在,孫子要結婚了,她才想起我這個奶奶?
我沒有馬上回答,而是陷入回憶。
二十五年前,大兒媳剛嫁過來時,脾氣很大。
那時家裡條件差,住的還是老房子,冬天漏風。
她剛搬進來不久,就開始抱怨:「媽,咱家這房子太舊了,冬天冷得要命,能不能換個新點的?」
我和老頭子心裡很不是滋味,畢竟這是我們一點一點攢下來的家,可為了她住得舒服,我們還是拿出了積蓄,修了屋頂,換了窗戶。
但她還是不滿意,最後乾脆搬出去住了,說縣城方便,還能給孩子更好的環境。
從那以後,她再也沒回來過,過年也只是讓大兒子送點年貨,自己連面都不露。
孫子出生后,我連抱都沒抱過幾次。
那時我高興得很,做了一大鍋雞湯,想去她家看看兒媳和孫子。
可是大兒媳卻皺著眉頭說:「媽,您別做這些油膩的東西,科學飲食更重要。
」她的話讓我原封不動地帶回了家。
後來,孫子上學了,我想接他來住幾天,給他做點好吃的。
可是大兒媳冷冷地拒絕:「媽,建國工作忙,我也得照顧孩子,您那邊太不方便,還是讓孩子在家吧。
」
我知道,她是不想讓孫子和我們親近,生怕他受到我們「鄉下人」的影響。
這二十五年來,我一直忍耐著,忍耐她的冷漠,忍耐她的疏遠,忍耐她從未對我說過「媽」。
我告訴自己,無論她怎麼對我,都不能和兒子鬧翻,也不能讓孫子為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