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討厭一個人,最好的處理方式

其實在這故事裡,學生做到了「觀察特質」——去看不同特質在不同情境下的產生的結果。

而莊子則主張可以更進一步去駕馭特質,他提出了一個理念:物物而不物於物。

人活著需要依賴和駕馭外物,而不是被外物所駕馭。

其實,生活中那些真正引人反感的人,往往是被特質所駕馭的人,TA們以僵化的模式去和人相處,一昧的自私、強勢,不懂變通,才會讓人不適。

透過樹和雁的故事,說明去討論成材和不成材並不是最重要的,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根據環境的變化,來調節自己,以不同特質去應對。

因此在心理學中,我們常常鼓勵大家成為一個「更完整的人」——

能認真嚴肅,也能適時嬉鬧,能為人著想,也能關照自己。

尤其當我們遇到那些不喜歡的人時,除了去表達厭惡以外,也可以以人為鏡,看一看自己是否欠缺他們身上的特質。

不斷地去遇見不同的人,與人碰撞、反觀自身,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覺察和成長。

在生命中,特質並不是最重要的。

你,一個活生生、不斷變化成長的人才是主體,才是最重要的。

7/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