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二:孩子不喜歡的說話方式
理解了孩子的心理變化,接下來我們得看看:是不是我們的溝通方式,也在無意中,讓孩子不願意回應?
有時候,孩子的沉默,不是他們不想溝通,而是,他們不知道該怎麼面對父母的方式。
●以愛之名,行控制之實
父母的出發點,大多是愛:
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,最優的成長路徑,最靠譜的朋友。
但是,被安排的人生,哪怕是出於好意,也很難讓人感到幸福。
比如,孩子喜歡畫畫,想報興趣班,父母卻堅持讓他學奧數,說:「你以後會感謝我的。
」
未來的感謝,也許遙不可及;
但當下的壓抑,孩子是實實在在感受得到的。
真正的愛,不是替孩子安排好每一步,而是尊重他探索世界的權利。
●帶著情緒去溝通
孩子出現問題,比如成績滑坡、和朋友鬧矛盾,
父母往往第一反應是焦慮,忍不住批評、指責。
本來想心平氣和地聊聊,結果三句話沒說完,就變成了情緒宣洩。
孩子自然本能地把心門關上,覺得:「我說什麼都沒用,只會被數落。
」
有句話說得好:「帶著情緒的愛,是孩子最沉重的負擔。
」
3/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