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吃鹽有「黃金」時間,過早吃過晚吃都不好,「時間」別弄錯了

3)出現異常癥狀
不吃鹽對於孩子的危害,其實是全身性的,可能引起多種不良癥狀,比如煩躁不安、嗜睡、抵抗力下降、電解質紊亂、代謝系統問題等等。

從而導致孩子的身體健康出現大問題,不僅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,還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智力、性格等發展。

所以,該吃鹽的時候就要讓孩子吃鹽,不該吃的時候就不吃,只有在合適的階段做合適的選擇,才能夠維護孩子的健康成長。

寶寶到了1周歲就能夠隨便吃鹽嗎?

不,想要孩子健康的吃鹽,也需要注意的,否則可能會影響寶寶健康。

給寶寶吃鹽牢記「3注意」
✔要注意原材料的含鹽量大小
給寶寶加鹽之前,要注意自己做飯所用的食材、調味品中是不是也含有鹽分,比如鹹魚、醬油都是含有鹽分的,在使用這些原材料的時候,就應該減少鹽分的添加,或不加鹽。

很多寶媽在給孩子做飯的時候,都可能會忽視食材本身的含鹽量問題,從而導致孩子攝入鹽分過多,從而對健康造成影響。

所以,在這裡建議家長們在做飯之前,要仔細考量食材和調料的含鹽量問題,知道孩子攝入鹽分並不只是「加多少鹽」,而是這頓飯中含有多少鹽。

7/8
寶寶吃鹽有「黃金」時間,過早吃過晚吃都不好,「時間」別弄錯了

✔要注意孩子的年齡大小
不同的年齡,所能夠添加的鹽分也是不同的,一般嬰兒期不加鹽、幼兒期不超過2g/天,學齡前不超過3g/天,小學階段大概在5g/天左右,中學及以上階段不應該超過6g/天。
當然,我們所說的添加量,都是在普通情況下,如果孩子出現了一些特殊情況,那麼鹽分的添加也需要隨著情況的不同而發生改變。
比如孩子運動量較大、出汗較多的時候,我們需要大量補水,而汗水的流失會導致身體對於鹽分的需求量加大,這時候我們就需要適當地多補充一些鹽分,以讓孩子身體內的電解質達到平衡狀態,避免因為過量失水而導致的電解質失常。
同時,如果孩子處於一些應減少攝入鹽分的情況,比如生病期間等,我們也需要適量地減少孩子飲食中的鹽分添加量。✔要注意零食中的「隱形鹽」含量大小
給孩子做飯添加鹽分的時候,也需要考慮一下孩子平時吃的零食中有沒有鹽分,如果有,那就應該適當減少或不加鹽。
因為孩子想要吃鹽吃得健康,每天的攝入量是有上限的,零食中加了鹽,主食中就應該少加或不加鹽。
在這裡還需要提醒一下家長們,有些東西可能吃起來不那麼地咸,但其實它含有的鹽分並不少,比如湯類、漢堡、番茄醬、薯片、香腸、甜點,在製作的過程中也會加入鹽分。
所以,家長們在判斷零食、食物的含鹽量時,不能夠僅憑口味,而要看看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。
結語
家長們要理性地對待孩子的飲食問題,對於一些顛覆自己認知的正確理念,或是自己認識不到的正確問題,要善於接受。
因為我們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發育,而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。

8/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