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於是,外婆光禮拿命換錢供愛純讀書,支持她「文學少女」的夢想。
媽媽愛純不惜與婆家決裂,也要為女兒金明爭取一輛自行車,爭取一個自由成長的機會。
她不想讓女兒一輩子呆在廚房裡,她想讓女兒做一切想做的事。
她不想讓女兒做收拾桌子的人,她想讓女兒做掀桌子的人。
10/29

記得英國作家弗吉尼亞·伍爾芙曾說過:
「一個人能使自己成為自己,比什麼都重要。
確實,從古到今,社會給女孩設定的標籤和限制太多了:
學得好不如嫁得好;
女孩要有女孩的樣子,要溫柔、善良、賢惠、舉止得體;
女孩什麼都學不了,見識短淺、擔不起重任……
這些貼在女孩身上的標籤,束縛了女孩的成長,讓女孩喪失了活出自己的機會。
想想張偉麗6歲學武術,12歲學散打,2019年拿下亞洲首位UFC冠軍,成為「最能打的女人」。
11/29

汽修女孩古慧晶扎著馬尾,拿著扳手,跟著一群男人拆卸輪胎,憑著足夠硬的汽修技術拿下廣東省機電維修賽項目一等獎。
12/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