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說「隨便你」,他感受到的不是「自己負責」,而是「沒人管」。
那我們該怎麼說,才能既尊重又不放手?
「隨便你」≠尊重選擇
真正的尊重,是給他選擇+陪他分析+和他共同承擔。
試試這樣說:
「你是在糾結穿這雙鞋還是那雙,對吧?
今天有點冷,我建議你選那雙厚的。
你覺得呢?」 「你想吃糖果,那我們先吃完飯,好不好?
你想先吃哪道菜?」 「你現在不想睡覺,是不是還沒玩夠?
我們約定玩10分鐘后關燈。
」 這不是替他做決定,而是在他的混亂中提供「支持性導航」。
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個什麼都聽他的爸媽,而是一個能聽他心聲、引導他做選擇的「情緒舵手」。
辣媽私藏:3個替代「隨便你」的表達術
「我在呢,我們一起來想辦法。
」 讓孩子知道他不是一個人,他的選擇可以被陪伴。
「這個決定我有點擔心,我們來比一比哪個好。
」 用共情而不是否定,把你關心表達出來,幫孩子學習判斷。
「這是你的選擇,但如果需要我幫忙,我隨時都在。
」 讓孩子知道他擁有選擇權,也有你的支持在背後。
給孩子自由的底線,是永遠不缺席的「情感連接」
不要怕孩子依賴你,依賴不是軟弱,是一種「我相信你」的信號。
當你用一句「隨便你」把他推開,他的信任就開始鬆動。
比自由更重要的,是孩子知道——
在我困惑、猶豫、害怕的時候,媽媽永遠不會丟下我一個人。
辣媽育兒小物推薦:給選擇困難寶寶的「小幫手」
情緒骰子 幫孩子用玩具表達現在的心情,是開心、煩躁還是想哭?
再根據情緒選擇行為方案。
兒童選擇卡片組 兩張卡片選一個,幫孩子在具體選項中練習「做選擇」的過程,避免無限糾結。
親子溝通日曆本 每天設定一個「我今天選擇了什麼」的親子記錄內容,幫助孩子表達自己,也鍛煉決策思維。
結尾互動
你有沒有對孩子說過「隨便你」?
那之後發生了什麼?
歡迎在評論區分享,也許你的經歷能給更多爸媽一個提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