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告訴我們,每個人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外,還有安全、社交、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。
因此,最好的方法就是兒女們輪流將父母接到自己的家中。
這樣一來,每個子女都親身經歷過,都懂得照顧年邁父母的不容易。
不僅子女之間的矛盾會減少,也能照顧好各自的家庭。
第三,建立好良好的溝通。
在照顧父母的過程中,一方面,子女會和父母由於觀念的不同而產生許多衝突;
另一方面,兄弟姐妹之間也會因為照顧老人的事產生矛盾。
許多子女和老人之間都會存在一些觀念上的不同,當生活在一起時,這種不同就容易產生許多矛盾。
7/8

比如,年輕人更喜歡去超市賣菜,老年人則更喜歡去菜市場。
這時候,盡量去尊重老年人的喜好和習慣。
研究表明,當老年人感受到被尊重時,他們的心理狀態也會更好。
當兄弟姐妹之間因為養老產生爭執時,則需要記住「非暴力溝通」原則。
即表達感受和需求,而非指責和抱怨。 畢竟,照顧老人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。
當人們在疲憊狀態下時,總是會忍不住抱怨和指責。
這時候,我們用「我感覺比較累,你可以照顧爸媽一陣子嗎」來代替「一直以來都是我照顧爸媽,你什麼都不幹」,會產生更好的溝通效果。
最後,需要注意的是,當每個人都自覺遵守時,規矩才能稱得上是規矩。
如果在別人照顧父母時指手畫腳,又在自己照顧父母時推卸責任,規矩也就不復存在了。
總之,在照顧老人這件事上,只有立好規矩,才能讓大家都能和和睦睦地盡好各自的職責。
8/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