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孩子要買東西時,拒絕是下策,滿足是下下策,上策是什麼?

孩子看到東西就想買,該拒絕還是滿足?
父母不同的回應,決定了孩子不一樣的人生。

最近,在商場給孩子準備學慣用品時看到這樣一幕:
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,看中一款奧特曼書包,非鬧著要買。

媽媽一口拒絕了:「你光上學期就換了兩書包了!書包壞了再買吧。

男孩杵著不肯走,媽媽便故作生氣的樣子拉著爸爸走開了。

男孩瞅見家長離開,便直接躺地上打滾撒潑,哭得哇哇大叫,引得路人紛紛側目。

爸爸可能覺得面子上過不去,便想妥協給孩子買。
媽媽卻態度堅定,堅決不慣著孩子,最後問題沒解決,夫妻倆倒先吵了起來。

其實,什麼都想要是孩子的天性。

當孩子說「媽媽,我想要」的時候,從來不是選擇買或不買的問題。

這背後,藏著做父母的哲學,也藏著關乎孩子成長的大學問。

1/9
當孩子要買東西時,拒絕是下策,滿足是下下策,上策是什麼?

童年的缺失
要用一生去彌補
山東濱州,4歲的男孩鬧著要買玩具,媽媽想著同款玩具家裡還有很多,便果斷拒絕了。
不曾想,兒子直接在街邊跪了下來。
媽媽覺得不能退讓,便和兒子一直僵持著。
5分鐘過去,媽媽有些生氣,便直接踹了兒子兩腳,兒子這才站起來。

2/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