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出生時的體重,暗示「智商」高低,離這個數越近越聰明

很多媽媽都有這樣一個瞬間:
寶寶剛出生,護士一報體重,全家人立馬圍上來——
「哇,六斤八!」
「哎呀,有點輕吧?」
「這孩子將來肯定好養!」
但你知道嗎?

這個被所有人第一時間盯著看的數字——出生體重,除了關乎健康,還可能悄悄透露出一件更讓人意想不到的事:
孩子將來聰不聰明,也許在出生那一刻,就已經有點「苗頭」了。

聽起來很不靠譜?
還真有科學家研究了這件事,答案挺有意思。

1/4
孩子出生時的體重,暗示「智商」高低,離這個數越近越聰明

一:體重跟智商的關係
先說重點:出生體重,跟將來的智力發育,確實有關係。
不是絕對的,但有關聯。
英國有項研究,他們追蹤了上萬名孩子,一直觀察到他們7歲,發現了一個規律:
出生體重,每增加100克,孩子的語言表達、邏輯推理能力,平均會有一點小提升。
而出生體重在3000克~3500克(6-7斤)之間的孩子,後來的智力測試分數,更穩定、更高。
為啥會這樣?
道理其實不複雜。
寶寶在媽媽肚子里的那幾個月,是大腦發育的「造房子」階段。
營養夠、發育好,神經系統打的「地基」就紮實。

出生體重剛剛好,說明這棟「腦力大樓」,蓋得還挺靠譜。
再說直白點:出生體重,是大腦發育扎不紮實的一個「側面信號」。
當然,這可不等於「體重越重越聰明」。

重過了頭,比如超過4000克,也不一定是好事。
很多「巨大兒」是媽媽血糖高、營養過剩造成的,反而容易帶來別的問題,比如注意力差、長大愛胖、激素紊亂等。
所以,別被「數字越大越好」誤導了。
聰明,從來都是「恰到好處」,過猶不及。

2/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