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孩子出生那一刻,全家人基本都是既緊張又激動。
大家不光要趕緊看看,孩子是男是女?
長得像爸爸還是像媽媽?
身體健不健康?
在很多地方,還有一個特別在意的講究:第一個抱娃的人,能不能抱對?
要是「踩生踩錯了」,孩子以後可能愛哭鬧、不好養、身體弱。
有些人會覺得,哪有這種說法,這是老一輩的迷信。
但科學卻解釋,第一個抱孩子的,還真有講究,最好別是這4種人。
1/4

一:什麼是「踩生」?
看到這,你可能對「踩生」這個詞還不是很明白。
那什麼是「踩生」?
在民間,踩生指的是,在寶寶出生時最早進入產房,或最早接觸孩子的行為。
尤其是第一個抱娃、看娃的人,又叫「踩生人」。
如果這個人德高望重、身體健康、說話做事大方得體,孩子也會跟著「討喜」、「好帶」、「有出息」。
相反,要是這個人品行不端、不被歡迎,或者體弱多病,那孩子就不好帶、不學好、生病多,甚至將來命也不咋好。
聽起來很迷信對不對?
但在以前的時代里,這卻是長輩對新生命的一種本能保護。
以前醫療條件差,沒有消毒水、沒有疫苗、沒有手術、沒有各種藥物,孩子一生病就難活下來的,比比皆是。
而且,以前是農業社會,老百姓手上的余錢不多,看得起病的人家也不多。
所以,老人自然要想方設法避邪保平安。
「踩生」,就是一種簡單、直接的方法。
雖然是尋求心理安慰,但大家目的很明確:保護孩子別被傷害,身心健康地長大。
現在醫學這麼發達了,還需要講究嗎?
答案是,當然需要。
「踩生」的習俗,或許是迷信,但還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。
新生的嬰兒,還真不是誰都能抱的。
2/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