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四:生活中,我們可以這樣做
面對孩子跟我們「談條件」,我們可以這樣回應:
①第一步:保持冷靜,用中性語氣回應
別急著說「不」,也別立刻答應,先用「哦,你想再玩10分鐘啊?」這類中性話回應。
這話傳達的信號是:我不是敵人,我願意聽你說。
②第二步:邀請孩子做選擇、定界限
比如:
「你自己看一下時間,現在是幾點?」
「媽媽提前1分鐘提醒你,可以嗎?」
這樣做的重點在於:讓孩子參與決定過程,而不是直接聽你命令。
這樣,他才更願意為結果負責。
③第三步:事後總結,強化經驗
不管他有沒有做到,我們都可以回顧一下:
「你說好的10分鐘,結果說到做到,媽媽很欣慰。
」
或者:
「超時了幾分鐘,要不要下次我們換個方式?
你覺得哪個方法效果更好?」
這,才是建立自我控制的關鍵步驟。
孩子的每一次「多玩10分鐘」,我們都可以選擇:
是把它當成「對抗命令的壞習慣」;
或者當作「成長能力的訓練場」。
你的一句話,不只是回應了一次小小的拖延,
更可能,悄悄決定了他未來時間管理和人生自律的方向。
6/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