猶豫要不要獎勵寶寶?你想的是糖果,孩子想的卻是我有沒有被你看見

她在炒菜,頭也沒回:「嗯嗯厲害。

三秒后,孩子沉默,收起拼圖,又開始亂翻玩具箱。

1/3
猶豫要不要獎勵寶寶?你想的是糖果,孩子想的卻是我有沒有被你看見

她說,自己一瞬間意識到問題出在哪了:不是她沒獎勵,而是——她沒「看見」孩子。
很多爸媽在獎勵這件事上,陷入了一個誤區:
「我給他買了棒棒糖,他還不高興?」
「我說他做得好,怎麼他還不理我?」
獎勵不是一句話,不是一件物品,而是——你有沒有用心「回應」他。
說實話,我以前也是個「物質系媽媽」,娃一畫完畫,我就:「來,獎勵你一顆小熊糖!」
一開始還挺有用,後來發現這招越來越「廉價」。
娃根本不為「進步」開心,只為「糖」上頭,甚至開始故意耍賴博獎勵。
這就像是:「我不是因為你高興才給你獎勵,而是因為你滿足了我設定的『標準』才發獎。」
你猜孩子內心怎麼想?
不是「我很棒」,而是「我完成這個,才能得到愛。」
一位兒童心理諮詢師朋友跟我說了一句話我記到現在:
「孩子其實不怕沒獎勵,他們怕的是——自己的努力、情緒、存在感,『沒有被你看見』。」
那什麼才是真正有效的獎勵?
我來分享3個我親測有效的「看見式獎勵」技巧:
❶ 情緒同步反饋
例子:孩子完成了任務,別著急誇「你真棒」,先加入他的情緒里。
可以說:「哇,你一定拼得很認真吧?

中間是不是卡住了一下?」
這個動作叫「情緒映射」,比任何誇獎都強100倍。
因為你表達的不是「你對他的評價」,而是「你理解他的狀態」。

2/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