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商高的孩子通常有3個「毛病」,很明顯,父母可別浪費優秀基因

也就是說,題目其實很簡單,但是小小在解答的時候,總喜歡考慮到各種因素,其中不僅包括理論因素,還包括實踐因素。

這原本是一種孩子智商高的表現,因為孩子的思維角度更加廣泛,思維程度更加深厚。

不過,這卻可能會給孩子帶來一些負面的結果,比如小學題目的檢查目的是非常淺顯的,我們並不需要對一個問題進行太深的分析,只需要根據教學進度中所涵蓋的知識體系進行答題就行。
如果想的太深了,反倒容易錯了。

所以,家長們要注意幫助孩子優化這種因「智商高」而帶來的「毛病」:
①引導孩子建立「思維邊界」,即我們在面對某個問題的時候,要注意這個問題的思考深度應該是多少。

比如孩子做小學數學題,就需要知道這個題目考查的就是孩子現階段學習的知識體系,而不是中學、大學的體系,也不是其他科目的體系。

②糾正過度決策的過程,給孩子一個正確的示範。
比如家長可以給孩子演示某道題應該怎麼做,為什麼孩子使用的分析步驟是不對等等。

③不要過度「糾正」,因為孩子擁有這種「深究」的習慣,其實對於孩子的創造性思維是很有好處的。

所以,我們在優化孩子思維的時候,盡量避免使用負面語言,而應該多使用引導性語言。

從而讓孩子保留深度思考能力的同時,還能正確的確定思考廣度和深度。

4/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