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多被抱」和「少被抱」的孩子,不用等長大,3方面差異就很明顯

有孩子后,全家人的生活重心都圍著孩子轉。
不少爸爸開始琢磨早教,買繪本、囤玩具,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。

但很多人不知道,一個簡單的擁抱,對孩子成長的影響,甚至比這些都大。

這在很多家長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,孩子連話都不會說,他能懂什麼抱抱和不抱抱的區別?
但其實這背後是有科學依據的,是國內外科學家,經過多年的研究才總結出來的。

1/5
「多被抱」和「少被抱」的孩子,不用等長大,3方面差異就很明顯

一、抗挫折能力不同
關於這個結論,在很多家長看來,其實是非常的反常識的,因為在他們看來如果對孩子頻繁的擁抱,反而會讓他們產生依賴,將來生活中很多的事都無法獨立。
但事實卻並非這樣。
美國的科學家團隊在追蹤了兩百對有孩子的家庭5年後,發現了一個驚人的規律:在這兩百對家庭里,被多抱抱的孩子比被少抱抱的孩子抗挫折能力更強。
因為擁抱能夠給予孩子安全感,在孩子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后,他才會勇於去嘗試這個世間的新事物,在面對困難和挫折以後,才不會輕言放棄。
例如,科學家在這個實驗的過程中,分別對被多抱抱的孩子和少抱的孩子,做了一個玩積木的實驗。
實驗的過程中,科學家會不小心將孩子玩的積木給碰倒。
積木被碰倒后,被多抱的孩子會願意繼續重新將積木搭建起來,繼續嘗試。
而少被抱的孩子,卻選擇了放棄,不敢再做新的嘗試。
所以,父母在孩子嘗試學習一項新技能的時候,不管成功與否,要及時給予孩子擁抱和鼓勵。
比如當孩子第一次學會拍拍手的時候,我們可以給孩子擁抱,然後誇獎孩子:「我家寶貝真棒,都學會拍拍手了。」
讓孩子能夠在擁抱中感受到滿滿的安全感,從而進一步地提升自身抗挫折的能力。

2/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