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不可能通過情感控制只消除痛苦,獨留下快樂,這種想法本質上是對生命力的否定。
「情緒聚焦療法」認為情緒是人類思維和行為的核心動力,並通過對情緒反應的分類來增強情緒適應性。
當個體建立起對基礎情緒的安全接觸,被壓抑的情緒將自然重組,這種重組不需要認知介入,是情感系統本身的自我調節功能。
說明情感通道已經被理性思維堵塞時,可以循序漸進打破桎梏。
先嘗試小而安全的情緒體驗,慢慢在信任中擴大自己的情緒流動,不拔苗助長,也不掩耳盜鈴。
在緩慢的開放中,恢復情感的接收能力,「快樂」的情緒也摻雜在其中。
一個功能性完整的人,正是能夠保持情感體驗的開放性和豐富性的個體。
這種情境下的開放性不是對痛苦的被動承受,而是主動擁抱生命體驗,從迴避轉向安全。
情感鈍化是現代人應對生存壓力的策略,有起到幫助的時刻,但不應該演變為情感的荒漠;
克服情感鈍化也不是追求不間斷的快樂狀態,是為了增強個體對情緒的覺知,恢復完整的情感體驗。
真實性是對抗被異化和被工具化最好的手段。
-The End -
5/5